10月13日,中電建渝蓉高速運營管理部路巡人員在樂至收費站例行巡查時,發現廣場區域被大量玉米覆蓋,附近村民正忙著翻曬作物,嚴重威脅道路通行安全。路巡中隊迅速啟動隱患處置流程,通過“普法勸導+資源協調”的溫情方式,及時消除安全風險,妥善解決村民實際困難。
中電建渝蓉高速運營管理部路巡人員現場詢問后,曬谷村民劉某坦言,因家中晾曬場地狹小,恰逢玉米收割期,見收費站廣場地勢平坦、光照充足,便臨時在此晾曬。
收費站廣場作為高速公路進出關鍵節點,日均車流密集,玉米顆粒易導致車輛輪胎打滑,不僅阻礙通行秩序,更可能引發追尾、剮蹭等交通事故,對司乘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發現隱患后,路巡人員并未簡單制止,而是秉持“以人為本”原則開展處置。一方面,向劉某詳細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關于路域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結合近年來類似安全事故案例,闡明違規曬谷的法律后果與安全風險;另一方面,立即聯系屬地社區干部,啟動政企聯動協調機制,最終為劉某協調到一處離家更近、安全性更高的閑置場地。
在普法宣傳與暖心服務的雙重推動下,劉某迅速認識到自身行為的危害性,當即組織家人清理玉米,轉運至新場地。目前,收費站廣場已恢復暢通,安全隱患已徹底消除。
“交通安全管理既要守牢底線,更要體現溫度。”中電建渝蓉高速運營管理部將加密重點區域巡查頻次,擬聯合村社開展“交通安全進農家”宣傳活動,提高高速沿線村民安全意識,從源頭遏制違規占用路域資源行為,全力筑牢高速公路安全防線。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