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陳寶林)金秋時節,湖北潘口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現場機械轟鳴、焊花閃爍,為期五個月的勞動競賽在這片熱土上深入推進,譜寫了一曲激昂的攻堅贊歌。
秦巴山區,堵河之畔,一項綠色能源工程正拔節生長。中國水電五局潘口抽蓄項目緊扣“守安全 強質量 精工序 筑精品抽蓄”的競賽主題,自4月17日啟動以來,帶領全體參建人員及十支參賽隊伍,以“賽”促建、以“競”創優,在進度、安全環保、質量三大賽道上激發潛能、奮力奔跑,以單月混凝土澆筑量突破4萬立方米的成績向社會和各參建單位交出了一份成果豐碩的亮眼答卷。
賽進度,攻堅克難創佳績。2025年是潘口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攻堅之年,項目全面進入設備安裝與土建施工深度交叉的關鍵階段。面對作業面狹窄、時間緊迫、任務繁重的整體形勢,建設壓力空前。為此,項目部積極響應公司勞動競賽號召,全面動員,迅速將競賽要求轉化為攻堅動力,在現場掀起了大干快上的建設熱潮。
競賽期間,挑戰接踵而至。交叉施工干擾、高空作業、夏季高溫、汛期多雨、材料供應不及時等諸多困難,嚴重制約著施工效率。面對主廠房基坑出水量大的難題,項目部通過增布降水孔、預埋排水管,并實施24小時不間斷抽水等綜合措施,成功抑制了地下涌水,為后續工序創造了先決條件。
面對多工序交叉的復雜施工條件,技術創新與精細化管理成為破局的關鍵。在混凝土施工中,項目部采用模塊化分層澆筑方案,將結構劃分為獨立施工模塊,實現鋼筋綁扎、模板支設與混凝土澆筑的有序銜接。并協調機電預埋與土建結構的施工時序,確保了工序無縫銜接。在成本控制方面,項目部深入開展“單機核算”和“單倉核算”兩算分析活動,通過對溜管、溜槽、天泵等多種混凝土平倉方式進行經濟性比選與優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實現了成本的有效管控。
辛勤汗水終換豐碩成果。勞動競賽期間,項目部累計完成混凝土澆筑15余萬立方米,鋼筋制安1萬余噸,更在9月份收官之際創下混凝土月度澆筑4萬立方米的施工新紀錄。在機電安裝方面,1號機組蝸殼掛裝18節;2號機組蝸殼掛裝22節,焊接完成246米。談及蝸殼焊接質量,機電安裝負責人語氣堅定:“焊縫是機組的安全生命線,每一毫米都關系著未來幾十年的運行,我們絲毫馬虎不得!”
更為關鍵的是,兩臺機組座環吊裝及主廠房橋機吊裝等里程碑節點相繼高質量完成,為項目后續安裝工作全面開展鋪平了道路,按下了項目建設的“加速鍵”,項目團隊正全力向廠房主機間混凝土澆筑至發電機層目標沖刺。
賽安全,網格管理筑防線。“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在潘口抽水蓄能電站這片機械林立、焊光閃爍的工地上,安全是高于一切的生命線。作為安全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工程建設領域試點構建項目,潘口項目部將這句古訓刻進了管理的每一個細節,通過系統構建“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的全鏈條管控機制,為工程建設筑起了一道堅固的“智慧安全防線”。與此同時,項目部積極響應集團公司“雷霆行動”號召,項目負責人劉新星親自部署,依據十項嚴查清單,通過“部門自查+交叉互查”的方式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并通過持續性的班組培訓、安全知識問答與應急演練,不斷提升全員的安全素養與實戰能力。
在“六項機制”和“雷霆行動”的共同作用下,項目部全面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將偌大的工區劃分為若干網格單元,每個網格設置網格長與網格員,如同為工地配備了精準的“安全神經末梢”。“我們網格員就像工地的‘安全管家’,每天巡查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從工人的精神狀態、勞保用品佩戴情況,到機械設備運行、作業環境變化,任何隱患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正在現場巡查的網格長賈一建說道。這套“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體系,確保了安全責任無死角、全覆蓋。
面對基坑作業空間狹窄、交叉施工復雜的嚴峻挑戰,項目部實行“錯時、錯位、錯高”的立體交叉作業管控措施,通過對塔吊運行、材料運輸與大型設備吊裝等關鍵工序進行精細到小時的時序編排與空間隔離,有效規避了相互干擾,保障了施工安全。
在環保方面,項目部同樣秉持高標準。通過濕式鉆孔、霧炮降塵有效控制揚塵,運用綠網覆蓋、栽花種草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采用廢水沉淀循環實現污水零排放與水資源循環利用。已完成復綠的邊坡格構梁與周邊山色和諧相融,以綠色姿態深刻詮釋著“兩山”理念的豐富內涵和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賽質量,匠心雕琢鑄精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匠欲鑄其品,必先精其技。”項目部秉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理念,通過管理創新與工藝革新,將質量控制貫穿于每一道工序,以匠心雕琢精品工程。
項目團隊打破傳統事后驗收的被動模式,創新建立“聯合預驗收”機制。通過整合技術、質量、施工等多部門力量,在倉位準備階段進行聯合檢查與預驗收,將質量問題發現并解決在混凝土澆筑之前。“過去是澆筑后發現問題再返工,費時費力;現在通過聯合預驗收,問題在澆筑前就得到解決,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質量部負責人李兵說。此舉變“事后整改”為“事前預防”,使倉位驗收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的同時,快速提升著現場施工人員的施工水平。
面對基坑出水量大的挑戰,項目部將施工縫鑿毛作為重要控制環節,確保乳皮鑿除率100%。在重要部位混凝土施工縫主動加裝膨脹止水條,并通過實施銅止水100%煤油檢測、控制搭接長度、采用雙面黃銅焊等全流程控制,打造可靠的止水系統。“每一道施工縫的處理都關系到工程的整體質量,我們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細處理。”項目總工強調。
在混凝土永久面施工中,項目部采用導軌及定位鋼筋控制高程,利用振平尺振平、振實、提漿后進行人工初次收面,終凝前采用混凝土壓光收面機多次收面,實現了永久面高程及平整度的精準控制。同時,項目部積極引進新技術,在混凝土澆筑倉內布置無線溫度傳感器,實現對混凝土內部溫度場的精準、連續監測,有效預警溫度裂縫,保障施工質量。
此外,針對傳統施工中混凝土輸送效率低的問題,項目部創新采用溜管入倉加低頻附著式振搗器協同澆筑技術,實現“邊澆筑邊振搗”的連續作業,有效減少施工冷縫風險。通過這一系列創新舉措,項目部不僅提升了工程質量,更培養了全員的質量意識,為打造精品抽蓄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隨著國慶、中秋雙節臨近,潘口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勞動競賽的戰鼓余音未落,工程建設的新篇章已全面開啟。
金秋的潘口,山巒疊翠,機器轟鳴。在這收獲的季節里,潘口項目建設者們用汗水澆灌希望,用實干鑄就精品。他們以競賽為契機,以工程為答卷,在秦巴山脈間書寫著新時代能源建設的壯麗篇章,為即將到來的國慶佳節獻上了一份厚禮。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