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B1標關鍵節點1號、2號檢修閥室岔管水壓試驗順利完成,試驗結果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標準,標志著工程輸水系統核心承壓結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得到權威驗證,為后續管線貫通及通水運行奠定了關鍵基礎。
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B1標1號、2號檢修閥室岔管采用對稱“Y”型內加加強月牙肋鋼岔管,分岔角度80°,岔管鋼材采用Q355NC材質,管殼厚度26毫米,月牙肋厚度52毫米。最大外形尺寸3766毫米*5942毫米*6060毫米(長*寬*高),單個岔管總重25.442噸,進口內徑φ5.0米,出口內徑φ3.6米。岔管工作壓力0.7兆帕,設計內壓力1.05兆帕,設計外壓力0.2兆帕,試驗壓力1.05兆帕。
環北金結制安工程隊超前策劃,分析現場工期、材料等情況,多次技術交底并全程控質量安全;制定專項方案,下料卷制對標檢查、及時糾偏,確保下料至焊接各環節合格率100%。針對廣西7-9月雨季影響,嚴控焊接預熱溫度、線能量輸入等參數,焊縫經UT、TFD檢測,合格率均達100%。鋼岔管水壓試驗遵循水利規范,采用“分段加壓、階梯保壓”模式,逐步升壓至1.05兆帕,各階段及最終壓力均保壓30分鐘。啟用全方位數字化監測系統,在岔管關鍵部位設24個監測元件,實時采集水壓、變形等數據,提升效率與數據準確性,實現安全可控、質量可溯。
本次鋼岔管水壓試驗的順利完成,不僅驗證了岔管焊接質量與材料性能的可靠性,更通過水壓加載使焊縫殘余應力得到有效釋放,實現了缺陷鈍化處理,進一步提升了結構長期運行的安全性,也為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的未來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打印】 【關閉】 |